学术带头人
① 风能利用技术方向
汪建文
男,1958年出生,教授,博导,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内蒙古自治区教学名师,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联盟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教育协会动力机械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能源动力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能源署(IEA)Task27中国组组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流体机械专委会委员,中国能源学会理事,中国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研究会理事,内蒙古自治区可再生能源学会名誉理事长,《太阳能学报》、《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学报》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风力机叶片流动机理、新型流动控制技术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风力机微观选址等。
主持的典型项目包括:IEA WIND TASK 27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1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获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各1项。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项、国际专利2项。出版教材和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宝音贺西
男,1972年出生,教授,博导,内蒙古工业大学副校长,国家杰青,AIAA终身高级会员、Astrodynamics主编, Science China,《深空探测学报》、《飞控与探测》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大型陆上风力机叶片设计,复杂工况下叶片力学特征与机理研究,军民融合技术在风能领域的示范应用等。
2014-2017连续四年进入Elsevier公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航天工程方向榜单;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其小行星捕获、空间碎片发动机等成果两度被MIT Tech Review评论,引起广泛的国际关注。攻克载人航天远距离最优导引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应用与我国交会对接工程;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最优远距离导引策略设计和深空探测任务规划、新型卫星的任务优化等工作,并承担自然科学基金、863、973等科研项目;培养的博士生5人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2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高志鹰
男,1976年出生,教授,博导,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方向负责人,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内蒙古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风力机复杂工况下流固耦合及振动特性的实验与数值模拟,风力机气动噪声诱发机理及抑制方法。
主持典型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重大基础研究开放课题各1项。获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各1项。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项。出版“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
孙鹏文
男,1966年出生,教授,博导,内蒙古自治区教学名师,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力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复合材料风力机叶片铺层及力学特性分析,风力机关键机械零部件故障特征以及使用寿命预测。
主持的典型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内蒙古自治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计划项目1项。获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
张立茹
女,1975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能源动力专业领域动力工程方向负责人。内蒙古自治区标准化专家,内蒙古自治区电力行业协会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中小型风力机叶片气动外形优化设计,复杂工况下风力机运行特性分析。
主持典型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江苏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项目1项。获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各1项。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SCI、EI收录10篇。
马剑龙
男,1981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负责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可再生能源工程研究中心(培育)负责人。中国能源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委员,全国新能源专业联盟委员,《可再生能源》期刊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风力机叶片复杂振动机理及抑制方法,基于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火电厂灵活性改造。
主持典型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1项,内蒙古自治区关键技术攻关计划1项,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平台建设项目1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2项,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科研平台建设项目1项,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1项,中国科学院风能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主编(第1)了我国首部风力机现代测试与计算方面的学术专著,副主编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多次指导学生在国家和省部级科技竞赛中获得佳绩。
② 太阳能利用技术研究方向
杨晓宏
女,1971年出生,教授,博导,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中国电力教育协会能源动力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学会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分会会员,内蒙古太阳能行业协会专家。主要研究方向有太阳能高效热利用技术,空气源热泵技术等。
主持的典型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二等奖、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青年科技创新奖各1项。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项。出版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
常泽辉
男,1978年出生,教授,博导,工程热物理学科方向负责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人才,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创新创业创优标兵。国际可持续能源技术协会会员,中国化工学会会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会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电力行业协会专家,内蒙古科技信息企业推广应用服务项目技术专家,内蒙古自治区太阳能行业协会专家,《可再生能源》编委。主要研究方向有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太阳能设施农业及跨季节储热技术等。
主持的典型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4项。出版教材和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
赵明智
男,1976年出生,教授,博导,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内蒙古自治区太阳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有沙漠光伏电站设计与规划,高效太阳能转换组件研制等方向。
主持的典型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1项,科技部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1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1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余篇。
③ 发电控制与检测技术方向
孟克其劳
男,1969年出生,教授,博导。现任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民革内蒙古区委会副主委、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风能太阳能利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内蒙古自治区风电技术与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先后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兼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综合系统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光伏工程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副理事长,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联盟常务理事,全国风力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会,内蒙古自治区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
长期聚焦风光储氢综合能源系统研究,瞄准高效率高可靠风电机组、机械储能装备设计与控制及检测技术,风光储氢综合系统运行控制关键技术,分布式风光储应用系统等制约风光储氢产业的卡脖子技术,解决其风-光-储-氢综合能源系统协调控制及能量转换及并网问题,提高风电机组、飞轮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装置的高效和安全可靠运行能力。主持的典型项目包括:国际能源署IEA “Task 41-Enabling Wind to Contribute to a Distributed Energy Future”开放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试关键技术研究及测试系统研制” 等2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MW级先进飞轮储能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 2项,内蒙古自治区“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高效晶硅太阳电池研究及示范应用”揭榜挂帅课题1项;近3年,主持的科研经费4000多万元。获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制修订国家标准2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1项。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项。出版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
栗文义
男,1963年出生,教授,博导,内蒙古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内蒙古自治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术带头人,华北电力局优秀教师,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内蒙古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下的智能电网控制技术,风力机智能监测预警技术等。
主持的典型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公司重点科研项目2项。获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
任永峰
男,1971年出生,教授,博导,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科方向负责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团队“电网友好型风光储一体化创新人才团队”负责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学会委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委员,《太阳能学报》、《电气应用》、《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太阳能学报》编委。主要研究方向有大功率风力发电机智能控制与并网协调技术,电能质量检测技术等。
主持的典型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1项。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项。出版教材和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
温彩凤
女,1980年出生,教授,博导。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可再生能源》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方向有复杂能源系统数学物理建模及实验,大规模储能并网技术等。
主持典型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获日内瓦发明奖金奖(排名2)1项。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各1部。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SCI、EI收录10余篇。
版权所有: 内蒙古工业大学风能太阳能利用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