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

(1) 内蒙古自治区“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项目《适应高海拔低温型陆上大型国产化风电机组研制》。该项目由宝音贺西教授担任主持人,联合由中国海装、华能、清能院等6家单位协同攻关,针对陆上大功率风电机组运行外部环境、安装运输条件受限等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攻破轻量化、高扭矩行星传动链、整机模块化设计以及场站级风机群控制策略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提出具有低度电成本的总体解决方案。

(2)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MW级先进飞轮储能关键技术研究》。该项目由孟克其劳教授担任主持人,联合太重集团、海军工程大等5家科研单位协同攻关,经费总额4284万元。本项目通过研发“能量型+功率型的混合飞轮储能阵列使飞轮储能阵列系统具备更宽的功率、容量范围,利用其毫秒级的响应及充-放电切换速度,实现最优化储能容量配置,大幅降低飞轮储能系统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为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3)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基于火电厂高温蒸汽或烟气加热储能的深度调峰关键技术研究》。该项目由马剑龙教授担任负责人,联合北方联合电力公司、北京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协同攻关,经费总额2998万元。项目储热容量为80兆瓦时,机组最低可调峰至20%额定负荷,负荷响应速率可增加每分钟0.5%额定负荷以上,同步大幅提升机组的调频能力,填补了我国熔盐储热+热水储热辅助煤电调峰调频的技术空白,为煤电机组完成灵活性改造、提升调峰调频能力提供了新路线。项目示范工程已经成功投运,每年可增加新能源消纳电量6亿千瓦时,节约燃煤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0万吨。

(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干旱区节能节水农业大棚清洁能源供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施》。该项目为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政府间联合研发项目,由赵明智教授担任主持人,经费总额100万元。项目以太阳能资源高效利用和新型农业种植发展需求为出发点,旨在为干旱地区建设一套集种植、灌溉、干燥等基本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太阳能农业温室大棚试验系统示范,对推广太阳能温室大棚利用系统在荒漠干旱地区的应用、提升我国在太阳能利用技术及农业温室大棚技术领域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5)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基于多能互补的分散式风电消纳系统优化研究与应用示范》。课题负责人为闫素英教授。本课题设计了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的风电消纳的空气能、熔融盐蓄能、太阳能多能互补供热采暖及基于大数据云分析技术的用户需求侧响应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形成了“热泵+熔融盐蓄热+光热+移动蓄热技术+需求侧能效管理调控技术”组合的多能互补成套技术,相关技术已在国家北方足球训练基地投入使用。

(6)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大功率风//储系统多尺度建模仿真与评估分析技术》。课题负责人为李华教授,经费总额200万元。课题在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政策下,以多能互补的方式否建了风//储混合能源系统新结构,实现风电-制氢-储氢-用氢零碳循环用能,对优化内蒙古自治区能源产业结构,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7)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多源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优化设计》。课题负责人为冯朝卿教授,经费总额250万元。课题解决了压缩空气储能效率低、耗能高的缺陷,将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与太阳能耦合,形成多源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实现了能量综合梯级利用和可再生能源更高比例消纳,将在可再生能源、常规电力系统和智能电网等领域推广应用,相关技术发展将为自治区带来巨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